Monday, March 7, 2011

毒蛇出笼!

几只小猫无故死亡,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人去特别注意,因为这里实在太多,太多猫了,多到令人反感的程度,所以就算死了两只也没有人会去理会,只是负责清理尸体而已(我只是投诉猫太多,不是讨厌猫的)。

Cendana,位于沙亚南第六区。这个地区不算城市,充其量只是个卫星花园。森林?没有。湖泊?有被污染的和小个的。河流?有很像河的大沟渠。分析到来,Cendana这个说偏僻又不偏僻,说杂草丛生又不会像荒废的后庭院,说被大自然怀抱周围偏偏就只是那五六棵树的地方,竟然会有毒蛇?!
 很明显,这不是故事,有照片为证的,而那位摄影师是很勇敢的Skyton!!(掌声!)虽然相机和蛇有段距离,但是拍出来的照片还是那么清晰,就证明了使用高素质的DSLR相机拍出来的,也看得出摄影师zoom了很久才拍出来的顶级照片!

炯炯有神的蛇眼,扁平的颈,远远就能听到那中气十足的‘嘶嘶’声,对了,这条Monocellate cobra就是那几只小猫的杀手!一口咬下,往畅流的血管注入神经毒素,不出一分钟,那可怜的小猫就瘫痪,进而成了一只死猫。人呢?被咬后,先是一阵剧痛,然后一大惊,接着伤口那儿会慢慢有冰凉的感觉开始散布,冰凉之后就是麻痹。再多一会儿,毒液抵达脑部,受害者会开始晕眩,然后昏倒,(哈?没人理啊?)那么就真的拜拜了。那条蛇最多只是在冰冷的尸体旁环绕取暖……

其实,毒蛇的毒只是外形,造成的伤害只是一次性和短暂的(除了那些救得活但因此截肢了的);而人的毒舌是无形的,往往是对心灵造成伤害,远比对肢体造成的伤害还要严重。有时,人真的不如毒蛇。毒蛇攻击只有两个目的:一、觅食,二、防身。人呢?一把无形的匕首插进心里,那道伤口就算复合也会结疤。

所以啊!做人呢,说话要谨慎,不要没节制胡乱骂人,说人坏话,这些比毒蛇乱喷毒还要危险及没脑……

Sunday, February 27, 2011

成为自己!

刚刚去游览她的部落格,也读过其他朋友的文章,发现到一些趋势:有些为自己的人生掌握到目标而高兴,有些开始怀疑自己走的路是否是对的,有些为找不到目标而纳闷,有些开始感到迷失茫然。

回顾我上个星期的心情记录,都是处于很不好的状态,似乎整个世界已经灰了,也意识到我开始质疑我的人生目标,我的梦想还有我的兴趣。

这两个星期来,我为了准备星期五才过去的即席演讲比赛,每天中午都去找Madam Sarah练习。起初,我怀疑我有没有那个能力,人是我的人都知道,我平时没什么讲话,就算开口了,都是那些没建设性的话。所以整两个星期来,我一直魂不守舍,上课无法专心,读书也无法专注,再加上那两个星期的练习我都不是很顺利,我对自己十分沮丧。此外,上个星期,完全是考试考试又考试,搞得我很有压力,开始在班上一言不发了。然而,在Madam Sarah的训练,愿越和Xavier的鼓励,以及Yusri的成全,我终于在星期五晚上站在台上,顺利地完成了比赛。虽然不是第一,只是第二(总共参加的人只有三位),但我觉得这两个星期来的努力和坚持总算没有白费。

那两个星期,四面八方的压力把我的四周搞得像高压炉,也让我开始迷失:我是不是喜欢读生物学的?那么我是不是真正想当医生的?现在回头会不会太迟呢?然而,刚好那两个星期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在训练时得到的一个题目:《Being The Captain of Your Own Ship》。意思就是掌握自己的人生,自己就是自己的船—‘一生’的船长。

那时我开始领悟,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生物学太难而放弃,不要因为周围的人超越自己而气馁,不要期望有捷径可以走,因为我就是我自己,那特别、独一无二、万中唯一的我。我的梦想是医生,一位有己见的法医!

宝来坞里的一部电影《三个白痴》(3 Idiots)的主角对执著着要他学工程的爸爸说过:“爸,如果我成为一位摄影师,也许我的房子会比较窄,我的车子会比较小,但是比起成为一位工程师,我会更快乐。爸,就这一次,让我听我心里的话吧!”

如果你还在迷茫的话,那就找个寂静的地方,把手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胸口,仔细地聆听自己的心要说些什么吧!因为你,永远就是你自己!

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它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先看一部短片吧!

看完了吧?那么你还敢吃肉吗?

我开始纳闷,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其他生物残忍?还是这原本就是人类的本性?

从人类开始驯服饲养家畜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失去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它们一出生就被人类以生产价值来决定生死。一只只雄幼雏,只因为不会产卵而无情地被抛入绞肉机里,活生生地绞成肉酱。那些小鸡就算知道自己注定要死,还是尽全力要逃离那无情的机器,结果还是徒劳无功。要不,它们就成堆地被丢进塑料袋,活生生地被窒息而死。死后,就被当作普通垃圾那样送去垃圾场。它们就算要死,难道我们不能给它们一个人道的死亡方式吗?(追根究底,还不是那些农场要省成本吗?)

那些小猪,对人类而言,最值钱的就是它们长大以后,身上一团团的肥肉,所以就在没有被麻醉的情况下,意识还清醒就被阉割切尾(如果每一只猪都被麻醉才被阉割,那间农场肯定负担不起麻醉的成本),因为对农场来说,它们的生殖器和尾巴是最不值钱的。他们一定觉得:与其这些部能量用来让生殖器发育,不如直接拿来长肉,那不是更好?(思索源头,还不是因为人类食肉的病态思想在作祟?)

就算这些家畜逃过了刚出生时的鬼门关,它们以后的日子并不会更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根本不能用在它们身上)。它们继续活着,就继续受苦。猪只的成长空间就只有比它们身型大一点点的铁栏,吃喝拉撒睡都在同个地方;蛋鸡就仨俩只一个小铁笼,除了出生和死亡,其他时候根本是生活在拥挤的黑暗中。(有些连死,也死在黑暗中。);肉鸡成千上万挤在一个养殖场里,吃喝拉撒都在同样的地方,而且一旦被发现发育不良就被当作是累赘、浪费而即刻被打死或与其他病死的同伴被当垃圾丢弃(连发育不良也是个罪,而且还是死罪!);奶牛产奶是给自己的小牛喝,但它们的奶却被人类夺走,还被逼母子分离,这些奶牛就真的没有产子的权力?这让我觉得它们早死,也算是一种解脱,不必再活受罪。

能继续活下来的它们,最终的死罪是最痛苦的:宰杀。世界上最红最血腥的地方莫过于宰杀场了。在那里,天天都是大屠杀,千千万万个生命就因此结束。四肢被缚,挣扎只是浪费力气,然后意识还清醒时就残忍地被割喉,倒在地上拼命挣扎,想尽早脱离那濒死的躯壳。临死前的嚎叫仿佛在对上天哭诉自己一生所受的不平和痛苦。我看,它们至死还是在质问上天: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有一天,人类成了家畜,同样被饲养,为的只是身体上的一部分,那么这世界会是怎样的样子?一部好莱坞电影《Daybreakers》就让我们预见了这个画面:
人类一排排地被绑着,赤裸着身体,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颈项插着针管,血不断地被抽取。对,人类在那电影里成了吸血鬼的‘家畜’,活着只是负责产血。可是,他们个个没有被血淋淋地宰杀,活着时没有被虐待,比现在的家畜好很多。

人类被上帝派来是负责管理动物,而不是残害它们的,所以在吃饭前请想想,盘中的肉类是从哪里来的吧!

Monday, February 14, 2011

2月14日的感概

玫瑰,巧克力,情人节卡,甜言蜜语,一对对黏得如漆如胶的情侣……

每年的2月14,我还是像平时那样度过,没有什么惊喜,没有什么特别,比平时不同的就只有多了2粒杏仁巧克力可以吃。牛奶巧克力,甜甜的,腻腻的,不是我的最爱,还是黑巧克力最好,有那苦涩的味道,有那强烈的咖啡因,提醒我还存在于现实中。

没有前2年那样送花给人(当作是朋友而已),也许成为了学院生,对花朵这类的东西改观了:会枯萎的花卉,要如何象征永恒?不过,利用花卉来形容爱情是最实际的,只有一点:爱情和花卉一样,根本不永恒。

就来19岁了,开始把爱情这东西当成是多余的废物,可有可无。(爱情至上主义者,我懒得管你们会说些什么)多余的感情包袱,只会拖累脚步,浪费精神力气。

2月14日这一天,很明显地,被商业化了,而在我这个国度,还被政治、宗教化了(不错,很像中东国家。不过会不会像沙地阿拉伯那么富有,这个我认为绝对不会发生)。

玫瑰、巧克力、贺卡,琳琅满目,价钱也随着颜色、设计和质料起落。为何这个节日是要用钱币和其华丽程度来衡量它的价值呢?

一边,情侣执著着自由恋爱;另一边,保守派执著着道德伦理。为何,双方不采取退一步海阔天空决策?情侣可以继续五指紧扣,但必须看好周围的场合才决定要不要更亲密的举动;保守派应允许年轻一代可以自行寻找自己的挚爱,然后更专心地去取缔那些不理会周围情况的‘过火’情侣,而不是多此一举地立法禁止庆祝,这才称得上包容。

这一天,不必大势庆祝,不必通过广播来宣扬那华而不实的爱情(还会惹人反感)。反之,静静地与你的另一半,手握手,背靠背地坐在一个平静的地方,彼此心灵上有个联系,也是幸福……

再次,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节快乐。

Saturday, February 5, 2011

大年初一的感概

这个新年不禁让我感叹,如果这地球的空气在继续被污染下去,我可能真的活不久。一个农历新年竟然可以让我一整年都不会发作的哮喘病复发,让我鲜少出事的敏感鼻子频频打喷嚏。

哈哈,我真的不得不佩服农历新年的烟火及那一缕缕焚烧金银纸的浓烟,真的可以媲美邻国印尼的烧芭文化所产生的烟霾。

这么一烧,片天烟
若有温度变化,我立刻不停地打喷嚏;若空气里充斥着尘埃,我的鼻子立刻大举抗议;若是有香烟侵犯我周围的新鲜空气,我可以立刻闻到那股刺鼻的异味。正因如此,这个农历新年的杀来,不知该让我欢喜,还是无奈,还是辛苦?

欢喜,是有许多山珍海味(其实只是那些难得一吃的饼干糕点)可以让我打开食戒;
无奈,是一旦吃了这些东西,我的体重到底会多了几公斤,我的脸蛋会冒出几座‘火山’;
辛苦,是空气里的尘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更多的化学毒物让我的鼻子非常不舒服,会不断地打喷嚏。

这些食物,若不丢掉,可以填饱多少人的肚子?
此外,我真的很纳闷:浪费,是华人,还是全人类,还是所有动物的本性?为了一个除夕夜,每个商家都疯狂地为食品打折扣;每个家庭就疯狂地跟着抢购,疯了似地狂煮。除夕夜后,团圆桌上残碟烂筷,碗子里菜肴残余物,桌边个个食客涨饱了肚子;厨房里,黑底的大锅,还有半锅的菜,在默默地等着它最后的命运:被捞起来收进冰箱等着发霉,还是直接被扔进垃圾桶里等发酵?

农历正月初一,以上的过程又重复,可能改变的东西就只是食客及地点。一个农历新年,为了满足人类的食欲,有多少生灵因此涂炭?大肆捕捉的海参、鲍鱼、虾蟹贝类,有多少是落入那个胃里,又有多少是白白地在垃圾堆里腐烂?

豪赌,这文化只能在人类这物种里观察得到。在马来西亚,有Uncle Lim 的云顶赌场;在邻国,就有Resort World Sentosa 及 Marina Bay Sands 赌场;全世界就有上百间赌场。这些赌场天天都亮着灯火,里面什么必需的电器都有,就只差时钟。一旦踏入里边,是早是午是夜都无法察觉。进去的人,都会有三个下场:
一、一个钱包鼓鼓地进去,两个钱包鼓鼓的出来;
二、一个钱包鼓鼓地进去,空着钱包出来;
三、一个钱包鼓鼓地进去,出来的时候,钱包是只剩几张白纸(大耳窿的借据)。
通常,第一个情况是少之又少(除非那人是赌圣、赌神还是赌仙转世);第二个情况比较常见;第三个情况呢,是过了几天,几个星期就上报纸了,标题是《赌博成瘾,一家之主带子携妻连夜出境》、《赌债高筑,父携全家吞毒自尽》……

赌的谐音是‘毒’,这两字又能并用,成‘赌毒’。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看到‘赌’的祸害有多深,‘赌’有‘毒’那么恐怖。

麻将,4个人围着152个方块,情绪也跟着那些方块起波动
对,农历新年可以看见的另一个现象就是赌博,不仅是在合法的赌场,或是乌烟瘴气的非法赌场,还有是在家中开个‘亲友’赌局。麻将、牌九和纸牌如:‘搓大弟’,‘扑克’,‘21点’,‘黑杰克’……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都在赌桌上出现。桌边围着的赌徒,都被桌上的几个图案牵动着他们的情绪:高昂、低沉、亢奋、失控……那么,我想对那些仍然对毕业论文尚无头绪的人类行为学的研究生们说:“研究赌徒吧!你的论文肯定拿优等!”

 在《雀圣》里,有一高师对主角说过:“小赌可以怡情,把赌博当成职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进入赌场赌博,赌场主人永远是赢家,赌徒就是由成为输家的份。

烧、费、赌,一个农历新年,多少生活就这样被改变?

Thursday, February 3, 2011

Broga Hill 日出之旅

前一晚深夜到访Ben的家,熬夜看了一部半的电影,清晨四时乘着Ben的过山车(Suzuki Vitara),随着前面一辆Proton Wira 和 Toyota Vios 横飙雪兰莪与吉隆坡,时速一直不下100 km/h,终于在五点多抵达挺偏僻的 Pekan Broga。

登山入口是我绝对想不到的油棕园,仅有的灯光来源是那儿的车灯和贩卖手电筒摊子的灯。登山的路嘛,是人走久后而形成的路。不像Gunung Nuang 那样荒山野岭般,也没有林明山那样的水泥梯级,是个黄泥做的梯级。幸好前晚和早上都没下雨,要不然这座山根本是爬不上的,因为黄泥加水等于溜滑无比,再加上我穿的鞋子,鞋纹超浅的,这么爬就像是在爬完全是冰的山。

Broga Hill,与其说有三个顶,不如说它有三个瞭望点。各个瞭望点有不同的视野,有不同的美。大约5点半,我们一伙10人开始攀爬这座山,四周一片漆黑,要靠手电筒照明,山路又布满坑洞,冷不防一脚踩下去,差点儿摔倒,还有一段路,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右边是黑漆漆的丛林,一个不小心会酿成无法回头的伤亡。

不过,这攀爬的路程并不长,大约30分钟后,第一个瞭望点已经远远在望。远远可以看到一闪一闪已经抵达的爬山客的手电筒的闪烁。第一个瞭望点,可以很清晰的看到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的灯光,Pekan Broga 的街灯,士毛月城的夜灯以及隐隐约约可以瞧见,在大道上奔驰的车灯。

既然都从那么老远来到了,当然不会停在第一个瞭望点而已,自然就向第二,第三个瞭望点出发。得人个瞭望点,周围的空气相对地比较冷了,可是那里的地方却比较宽阔,可以自在地躺在草地上看还未退去的星星(偏偏这早乌云特别多,遮完了。)

要爬上第三个瞭望点,就难了。开始要攀岩,而且那个瞭望点特别窄,如果迟到的话,根本没有地方可以站。那瞭望点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许多人就躺在巨岩上等待日出,顺便看那轮皎洁的明月。当然,第三个瞭望点是Broga Hill 的顶点,自然有个牌子表明那里就是顶点了。
恭喜恭喜!你抵达了顶点!
一伙10人成功攻顶,不忘拍照留念~
Oh yeah !!
这次,我真的运气不够,乌云遮着了日出,只看得天渐亮,不见皓日出。大约7点半,匆匆的,我们一伙儿就开始下山。要不是Ben与肉骨茶有约,我们就能多拍几张照,上载来显显威啊!

这次登山旅有一点遗憾( 其实不是因我们而起)就是烟味弥漫,那些登山客登顶后竟然忘我地抽上几支烟,不顾旁人要如何忍受那股恶心的香烟味。运动后抽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双倍的话,那么我们这些无意吸入二手烟得到的伤害岂不是三倍?真希望这些很 “Pro”的登山前辈,可以关心周围的人,让他人可以呼吸Broga Hill 上的清新空气,让他们享受大自然的宠信吧!
离开之前,在第二瞭望点留一纪念




离开前,留张照吧!

爬山可以成瘾,所以下次的登山旅就是……迟些再告诉你们吧!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日文"Katakana"的故事

故事开始了咯?

你吃饱了(‘ア’)吗?从前有一个人(成为部首是‘イ’),他住在一个很奇怪的屋子(’ウ’)里,他是个工(’エ’)人,却是个人才(’オ’)

他很有力(’カ’)量,却不等于(不等于的符号是’キ’)他很帅。他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夕(’ク’)阳的时候去牧(’ケ’)羊。可是,他每次却忘记关门(一个‘口’少了一竖来关起来变成’コ’)

他写字很奇怪的,写‘艾’的时候却少了一撇(就成了’サ’),可是他还笑得出(笑脸’シ’)呢!他写‘人’的时候,却多了一横(变成了’ス’)。他也(’セ’)不会写‘Y’(‘Y’分开来变成’ソ’)

当他牧羊到一半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忘记关门,就回去把门关上(’ケ’关上后变成’タ’)。之后,他发现他已经养牧了一千(’チ’)只羊!他这时就笑得更灿烂了(特别灿烂的笑’ツ’)。他马上去公园里(公园里’テ’)拔萝卜(’ト’)庆祝。

他的大(’ナ’)哥和二(’ニ’)又(’ヌ’)在这时候帮他补(’ネ’)上了一撇(’ノ’)

他们兄弟有八(’ハ’)个人,却只有七(’ヒ’)只手,又是个残障人士(又少了一捺就成了’フ’)。他们很不开心,就把‘八’的嘴巴封了起来(成了’ヘ’),真的是没大没小(没有‘大’的一部分和没有‘小’的一部分成了’ホ’)啊!

他们的妈妈就很生气,命令(’マ’)他们不要没大没小。他们被骂后就哭了三滴眼泪(三滴眼泪就是’ミ’)。当妈妈问他们为什么(‘么’少一撇成了’ム’)哭的时候,他们不敢说是妈妈弄哭他们,就说是学校老师在作业帮他们打了一个叉(叉=’メ’)。他们因此心里受了很大的创伤,就成了宅男(‘宅’少了宝盖头成了’モ’)

有一天,他们做久了宅男,就觉得很闷。他们于是把‘也’的尾巴切掉(没有尾巴的‘也’是’ヤ’)放在他们的屋子旁(尾巴放在屋子旁成了’ユ’)。“好丑啊!”“会不会设计的?”他们立刻被邻居投诉,就只好把尾巴收进屋子里(尾巴收进屋子成了’ヨ’)

“咦,屋子内外都是横的,就只有天线不是。”于是,他就把屋子的天线打横放(’ウ’上的点打横就成了’ラ’)。屋子装修好后,好美哦!当一位老师(‘师’的部首’リ’)经过他的家时,就上门想找他的儿(’ル’)子,竟然发现他的儿子不见了一半(‘儿’不见一半成了’レ’)。他立刻惊讶地张嘴(嘴也叫口’ロ’)大叫。

他的大叫把他屋顶的天线(’ウ’没有上面的点成了’ワ’)给震走了,还很不幸地把他一边的眼睛震爆了(笑脸没了一点成了’ン’)

可怜啊! 这样故事就完了。

Katakana 语音表
ア(a)       イ(i)       ウ(u)       エ(e)       オ(o)
カ(ka)     キ(ki)     ク(ku)     ケ(ke)     コ(ko)
サ(sa)     シ(shi)    ス(su)     セ(se)      ソ(so)
タ(ta)     チ(chi)    ツ(tsu)    テ(te)      ト(to)
ナ(na)    ニ(ni)      ヌ(nu)     ネ(ne)     ノ(no)
ハ(ha)    ヒ(hi)      フ(hu)     ヘ(he)     ホ(ho)
マ(ma)   ミ(mi)    ム(mu)     メ(me)    モ(mo)
ヤ (ya)               ユ(yu)                    ヨ(yo)
ラ(ra)    リ(ri)      ル(ru)       レ(re)     ロ(ro)
ワ(wa)
ン(n)

Monday, January 17, 2011

天天好天

可能是基于要宣传自家电影吧!Astro的华文频道几乎在每个广告时段都会穿插《天天好天》的预告片。看久了会觉得有点烦,一直在纳闷着:他们那些高层有没有想到这么播会让观众觉得那部片子宣传得太过火了吧? 不过,说到头来,广告的力量不容忽视,就因为Astro那样死命宣传,当我决定要去戏院看时,才发现那一整天的席位都被卖光了,只好第二天(星期天)才去看。

故事主要是环绕着一位有老人痴呆症母亲的孝子(阿福),以及一个年老并怀疑自己有乳癌(其实他真的有)的男老人(林叔)。亲情,就是那部电影的主题。故事始于两位老人在一间安老院里既是同房,也是对冤家。他们常常为了小事争吵,却因而闹出不少笑话。直到一天,他们在互相吹嘘自己的孩子有多成功之后,林叔就不服气,偷偷乘了阿福的车子来到了吉隆坡找他的孩子。故事就这么展开,有笑,有泪,也有感动。

阿福和他孝顺的独子
当中,林叔体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他写得一手好字,进而改善了他在孙女面前的印象(从一个被认为什么都不会的陌生老头子,变成了一位多才多艺有和蔼可亲的阿公);他煮得一锅亚三拉沙(Asam Laksa),让子女难得狼吞虎咽一顿。可是,远自北马的林叔,根本就无法在吉隆坡久留,因为吉隆坡实在是一座外表繁华,内在寂寞的城市。一位天天被一群老年朋友围绕着的林叔,很快就要回玻璃市了。当然,他最不舍得的就是那位可爱的孙女,于是就有了这段感人的对话。

阿公:子欣,阿公帮你写了一些对联。(说着就拿出一张张对联)这是今年的,这是明年的,这是后年的,这是大后年的……
孙女:阿公,为什么你不以后年年都帮我们写对联呢?
阿公:阿公老了……阿公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可以在见到你……

还有一幕,就是林叔在离开吉隆坡之前,他的儿子骑着摩托车为他送来了一袋袋的补品,并说:“爸,医生说你么没事的(其实他已经知道他父亲已经得了乳癌),这些是一些补品,回去后要好好保养身体啊!好了,我走了啦!”
说完,他就骑摩托车离开了。一路上,他刚才强忍着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一面骑着摩托车,一面抹走模糊视线的眼泪,还有《彩虹的家》为背景音乐。那一幕,没有一句对白,却从中知道那位身为儿子的,心里事多么地伤心。

当然还有一幕是超级感动的。
女儿:妈,我们几时可以去看阿公?
妈妈:新年啦!(正在忙着打文件)
女儿:哈?酱子的话不是还有很久咯?我们可不可以明天就去看阿公?
妈妈:不要啦!妈咪很忙的。你看,你又弄到我打错字了咯!
女儿:(痴痴地望着日历)妈,人可以活到几岁?
妈妈:七八十岁咯!
女儿:哈?这样少的?阿公已经70岁了,新年只是一年一次,那样我只能见阿公10次而已咯?
妈妈:(不经意的回答)是咯!
女儿:10次?这样少。妈,明天我们回去看阿公啦!
妈妈:不要啦!妈咪很忙。(说完,女儿就在记事板上写下了10)

不久,就看见那小女孩自己一人在长途火车里,用笔记本记下去玻璃市所经过的车站;她的母亲则在家里哭着问不知所措的女佣女儿在哪里,而她后面的记事板就写着‘10’,旁边有个小小的‘+1’……在知道女儿独自跑回玻璃是找阿公后,她终于领悟到亲情的重要,就与弟弟北上找父亲了,而那记事板也多了另一个‘+1’。

说起林叔的‘冤家’(财叔),为了与林叔争气,编出了‘我有一个当老师的儿子’的谎言,引得林叔在去吉隆坡的时候顺便看看他的‘老师儿子’,结果就遇上了声称爸爸已经死了的老师。那位老师口口声声说自己的老爸已经死了,结果就被阿福和林叔骂不孝。最后,他去玻璃市探望财叔时,阿福和林叔才知道他们误会了。财叔根本没有儿子。

当阿福被问及为什么知道那明明是一个谎言还要麻烦回来为财叔圆谎时,那位老师就说出了这句话:“如果做一天儿子可以让一个老人家开心的话,我为什么不做呢?”

结尾时大家为财叔庆祝生日
延续了《大日子 舞虎》的那团本地影片的火,拍出了马来西亚第二部本土华人贺岁片《天天好天》,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一部关于亲情的贺岁片,嬉哈之中还带点值得深思的讯息,不知唤醒了多少在外闯荡的游子心:是时候回家看看年老的父母了。孝顺要趁现在,不然就子欲养而亲不在

晴天,雨天,天天好天……
天天好天海报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沉默

对抗喧闹的方法,就是沉默。
对抗无聊的方法,也是沉默。

沉默成了我的习惯?应该是吧!

在房间里一个人沉默着,是让冲动的自己静下来不二法门,也是让自己缓缓地思考,开始与自己对话:刚才到底做了什么事?人只要沉默下来,把情绪安抚好了,思绪就会很通畅,再宽再大过不去的横沟也会变得特别容易渡过的。为何,那些自寻短见的可怜人不在跃下去之前好好地想想:为什么要选择走这条路?

在喧闹繁华的大都市中沉默,是对那座不夜城的反抗,有多少人迷失在那城市,只因为繁华的璀璨迷惑了他们;是对那匆忙冷漠的上班族人龙的回报,只对死板板的工作假装热情,却对身边经过的人认真地冷漠;是对那些迷失在此城市却还不觉悟的人感到怜悯,只顾一时的享乐,挥霍掉了自己的前途光阴,却还死死地包金回报自己烧死的享受。一座城市,繁华的背后往往是不堪入目的腐败黑暗。

在班上我一个人沉默,也许是对叫做人类的物种失去了兴趣(虽然我也是人),只因为我想反对人类只一昧看着前面的目标,却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和人事物。也许静静就好,被想起的时候,自己就是那所谓的前面的目标了。

我好累,真不想说话,因为体会到说出来的话,常常都是被投进大海的石头(不过至少大海可以用呼啸来回应我投进去的石头),或是更贴切的,被投进篮子里的废纸球,只有轻轻的那一声命中,然后一切就寂静……

我曾尝试把以前不是很习惯的说话给养成习惯,结果才发现尝试不代表成功;然后再强迫自己多说点,才知道勉强不可能有好结果,得来的有时偏偏就是那狠狠的一瞪。我真的该继续说下去吗?所以,我反而养成了沉默这习惯。


如果非不得已,还是自言自语最好,有说有回应,就算没有口头上的回应,至少还有脑子里的回复。可惜,我最好的伙伴偏偏失踪了。另一个我,你到底在哪里?

Monday, January 10, 2011

扫扫尘埃

过了新的一年有10天了,什么感觉?倒是觉得新的一年有更多东西要做了:

  1. 令人闻风丧胆的Issue Report,内容要有3000字那么多,而且参考的资料来源还会被人特地去检查,为的就是想制止马来西亚最流行的现象—盗版。
  2. IELTS,这个考试的恐怖程度仅次于难度特别高的MUET。幸好去印度MMC进修的我只需要考IELTS而已,不必像IMU的学生那样考了IELTS还要考MUET。(我好像在贬低自己似的,为了避过难关而沾沾自喜不是很好呢!)
  3. Toastmaster接棒时刻。说实在的,在中学见过了那番龙争虎斗,活生生上演的《宫心计》(似乎夸张了些),对委员会已经没有再怀什么希望了。“高层”这种东西,远远看虽然会很羡慕,若是近看,那血淋淋的“高层”奋斗史,哈哈,我还是避而远之吧!虽然如此,基于成员严重短缺,我看我还是免不了会任意高职,“高层”真的有点难做。
  4. 认识多点人。这事项一向来都是被我塞去床底的。人性丑恶,这词我听多,看多,也见多了。人只要一有那颗贪心自私的心,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会做些无法想象那么严重的事情出来。去年来到这新的环境,再加上今年又很无辜地被调到新的一班去,我需要花些时间来认识新的同学了。我坦承,表面上我似乎于任何人都能合得来,好像很随和的;其实扪心自问,我跟他们就到刚刚认识的那个程度而已。说得也对,在facebook,你能有1000位朋友,但是真正能与你聊心事,对你很了解的人,偏偏会连1%都不到。也许我该说,朋友周围都是;知己,有些人寻找了一生,还是错过了彼此。
  5. 脸部保养。这东西一直以来都被我当作没一回事而置之一边,直到脸部疼到麻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脸已经成为细菌的温床了。该戒口的东西多的是:巧克力,花生,油质食物……拥有一副油质皮肤真的很痛苦,洗了脸不久,那些油又被分泌出来了,真的是多得怕死人。
  6. 更新部落格。这里在假期里休息了2个月,应该是时候恢复以往每星期更新一次的频率了。或许,我该减少每篇文章的幅度吧!
这么多的尘埃,应该被我扫干净了吧!